找到相关内容111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禅的源流与教下会通——钱伊庵《妙心别传》选讲

    智慧也。  “般若者”,什么叫般若?我们汉地的话,唐言就叫智慧也。  一切时处。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世人口说般若。不识真空。般若无形相。智慧心即是。  ...啊。哪里有另一个涅槃的彼岸呢?没有。  悟此法者。  悟到这样法的人。  即般若法。  就是般若法。  修此行者。是般若行。不修即凡。一念修行。自身等佛。  和佛一样。  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

    钱伊庵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70848934.html
  • 试论慧能《坛经》的禅学特色

    心行,当念时有妄,有妄即非真有,念念若行,是名真有”[10],在自心、自性本源中实践般若行是不执著于般若空的名相的,因为“般若无形相,智慧心即是”而世人“念念说空,不识真空”[11],要真正地实践自性般若行,就要“外于相离相,内于空离空。若全著相,即长邪见;若全执空,即长无明”。[12]慧能把与自性本体相应的或者说从自性本体起修的般若三昧行综括为“无念、无相、无住”,他说:“我此法门,从上以来,顿...

    伍先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81259597.html
  • 一念空明澄彻——《坛经》一念之谛的解读

    了六祖的精密思量,《坛经》中的诸多范畴,如“般若”,“何名般若?般若者,唐言智慧。一切处所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坛经·般若品》)。“修行”,“念念若行,是名真性,悟此法者,是般若法,修此行者,是般若行,不修即凡,一念修行,自身等佛”(《坛经·般若品》)。“报身”:“自性起一念恶,灭万劫善因;自性起一念善,得恒河沙恶尽。直至无上普提,念念自见,不...

    马寄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35059916.html
  • 大乘佛法的根本要义是般若

      本师释迦如来,说法四十九年,不惜藉著种种方便,为诸众生宣说法要,使开道眼,悟入佛之知见。入佛之见,既是入如来圆融无碍大乘般若真实理性也。摩诃演义,无量无边,机教虽有变更,所说无非般若。般若波罗密多,实为大乘佛法之心髓和标帜。它以应一切智智心,大悲为上首,无所得为方便,如是而般若行,唯有大乘而能异此。只有乘著般若的法船,航行于大乘的教海,以求一切智智的如意宝,才不会堕入二乘而证得佛果。故...

    胡春业

    |般若|

    http://www.fjdh.cn/article/2005/12/235524226.html
  • 无执著的动态智慧——中道与中观

    ”是一种立场,那么这种立场所透显出来的应当是“无执著”的立场,是一种“没有立场”的立场,与其说它是追求“最好的”,不如说它是不断追求“更好的”。无论是“无我行”或“般若行”,基本上就是无执著的立场,...

    万金川 主讲

    |中道|中观|

    http://www.fjdh.cn/article/2011/01/2348491484.html
  • 略述修禅次第

    主张即心即佛,直下承当。他还开示学人:“当用大智慧,打破五蕴尘劳烦恼”,“一切处所、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并说:“持诵《金刚般若经》即得见性”。可见惠能大师的禅法,始终即体即用地...

    徐恒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192339231.html
  • 大乘佛法的根本要义是般若

    本师释迦如来,说法四十九年,不惜藉著种种方便,为诸众生宣说法要,使开道眼,悟入佛之知见。入佛之见,既是入如来圆融无碍大乘般若真实理性也。摩诃演义,无量无边,机教虽有变更,所说无非般若。般若波罗密多,实为大乘佛法之心髓和标帜。它以应一切智智心,大悲为上首,无所得为方便,如是而般若行,唯有大乘而能异此。只有乘著般若的法船,航行于大乘的教海,以求一切智智的如意宝,才不会堕入二乘而证得佛果。故曰般若是...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74440605.html
  • 无执著的动态智慧——中道与中观

    立场,那么这种立场所透显出来的应当是“无执著”的立场,是一种“没有立场”的立场,与其说它是追求“最好的”,不如说它是不断追求“更好的”。无论是“无我行”或“般若行”,基本上就是无执著的立场,随时去追求...

    万金川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242243648.html
  • 佛教 [制度]课颂

    问答般若行的意义和功德,本经是其中的撮要单行,以故译本略去首(序)尾(流通)二分。实为大部《般若》之中心,该六百卷经义,所以题名叫《心经》。 《心经》末了,唱颂整个般若部的总题,《摩诃般若波罗蜜...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244743671.html
  • 禅门不可欺 (1)

    《六祖坛经》复云:“念念若行,是名真性。念念若行,悟此法者,是般若法;修此行者,是般若行。不修即凡;一念修行,自身等佛。善知识,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44751366.html